上会中心小学坐落在沪宁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南公里处,校园总面积18500平方米、生均21平方米,建筑面积6033平方米、生均7平方米,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,通过楼、厅、花、草、树、木和塑胶操场、看台、雕塑等景观与现代化校园建设融合于一体,形成小巧别致而不失大气的校园风格。承数年来对教育新理念、新思想的研究和实战与当今新课程改革、创新教育观念有机结合,形成了学校之精神:“求真”(叶圣陶先生:“千教万较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)——校训;“团结、文明、勤奋、求实”——校风;“敬业、爱生、善导、创新”——教风;“明志、合作、会学、多思”——学风。
学校按4轨24班规模建设:现有20个班;艺术、科学、综合实践、计算机、语音、课件制作、图书室、电子阅览、阶梯教室等15个;其中计算机按生机比10:1、师机比2:1配备,图书室藏书约2.3万册,生均超25册。
中心校现有教职工79人,校级干部4人,专任教师71人,教辅人员3人,职工1人。教师平均年龄37岁,学历全部达标,其中大专学历39人,本科学历29人。中学高级教师4人,小学高级教师51人;受区以上各级各类表彰、评课选优获奖者达35人。
学校先后承担了“农村小学各年级素质教育目标实施”、“农村小学硬软笔写字系列实施研究”、“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,促进课堂教学素质化”、“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”等省、市、区级课题的研究。目前,我校有4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,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,近几年,我校教师在各级论文评比中,有400多篇获奖,有100多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,涌现了一批市、区级教科研先进个人。
近三年来,学校被评为江苏省“诚恒杯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报知识竞赛先进集体、镇江市手拉手活动先进集体、市“弘扬中华美德、构建和谐学校”读书实践征文活动集体、镇江市“珍爱生命、健康成长”读书征文活动集体、镇江市安全文明校园、镇江市“绿色学校”、镇江市希望工程爱心集体、区级文明单位、区“三爱”教育活动先进集体、区小公民道德实践示范基地、先进基层党组织。
校训:求真
“求真”,语出陶行知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。又源于已故高济宇院士名言:“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重要”。真,即客观的情况、状态和事物的本质、规律。真诚,是对人来说重要的品格(《马克思的自白》)。求真,就是要认识世界,探索规律,崇尚科学,坚持真理,追求真、善、美。“求真”是上会人对教育理想追寻的一种愿景、对教育理想实践的一种阐释,对教育理想人格的一种提炼。
校风:团结文明勤奋求实
团结:它是志同道合者的牢固结舍,是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,一个集体凝聚力的集中体现。作为学校,无论是其教育目的,还是教育过程,团结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国家强盛、民族振兴需要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极具凝聚力的建设者,学校的生存、教育的发展需要它的每一个成员上下一心,同舟共济。人多力量大,家和万事兴,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。
文明:词出《尚书·舜典》“睿哲英明”一语;它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,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具有较高文化的一种状态。学校是孕育文明的摇篮,文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学校质量的重要参数。学校的教育设施应力求文明,师生的言行举止更应达到文明的高度。校园内人人相互尊重,谈吐文雅,举止得体,知荣辱,明礼仪,遵纪守法,有良好行为习惯。
勤奋:即勤劳发奋之意。学习、工作、学有所成、事业有成,都不能离开勤奋。勤奋乃人生之根基,生命、生活中的一切皆赖勤奋。唯有勤奋,才有生命之灿烂,唯有勤奋,才有生活之多彩。勤奋,方有活泼生机;勤奋,才有气象万千;勤奋,才有兴旺发达。教师勤奋,知识渊博,方法灵活,桃李满园,硕果累累;学生勤奋,博学善思,成绩,品质超拔。
求实:就是植根于实际,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作决策,是为师之道,在教学中不搞形式主义,真抓实管,一丝不苟地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,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,务求切实有效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一切学生,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,联系学校实际,教师实际,学生实际,务本求实,走内涵发展之路。
教凤:敬业爱生善导创新
敬业:敬业者,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,它是人们对待事业应持的一种态度,应有的一种精神,能积极去面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各项挑战。教师敬业是指要热爱并献身于教育事业,因为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,才能自觉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;才能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;才能对学生满腔热情,诲人不倦,才能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,为人师表;才能处处以集体为重,搞好教师之间的团结。主动工作是敬业的基本要求。只有主动工作,才能将教师的职业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倾心经营。甘于奉献是敬业的核心内容。只有甘于奉献,献身教育,才能找到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支点。积极创造是敬业的时代召唤。只有积极创造,才能在教学中追求变化,探索改革,善于动脑,勤于思考,努力创造,主动适应新时代、新对象。唯有爱业,才会敬业;唯有敬业,才会立业。
爱生:爱生,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。爱生是教师的伟大情怀,爱心是育人的支点。学生只有得到了关爱、尊重和理解,才能学会自尊、自重和自信。爱生如爱子,则必会倾其所有以增其智,掘其能,使之成才。只有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,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快乐。这种爱是有原则的,不是一种溺爱和宠爱,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;不是仅从生活上体贴、帮助,而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。不仅爱一个学生或某些学生,而是爱每个学生,尤其是爱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。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,是完成教育,教学任务的条件,爱就是教育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教师应该感谢和热爱学生,正是他们的天真和幼稚,显示了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需要;正是他们的进步和成长,显示了教师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。
善导:语出《论语·子罕》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,夫子循循然善诱人。”意为循循善诱,谆谆教导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,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可以通过教师的善导达到良好的效果。善导是教书育人的方法,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。作为一名教师,他首先应该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导学生,所谓“身教重于言传”。《论语·子路》曰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行”,教师的思想、信念和道德,以及态度,仪表和行为等方面,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,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。“教师当然须教,而尤宜致力于导。”因而施教之道,贵在善导。教师教其学识不如教其学法,授人以鱼,一饭之需;授人以渔,终生受用。
创新: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,能运用一切已知的知识、信息,解放思想,大胆探索前人没有过的设想。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,是教育的灵魂,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。创新的目的在于,因而在工作中需要教师具备质疑的科学态度、善于反思的精神和敢于批判的能力;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、创新学习的理念;形成善于发现、敢为人先、不畏失败的健康心态;要敢于标新立异,勇于探索,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路。
学风:明志合作会学多思
明志:本义为明确志向。作为学风,意在勉励学生高瞻远瞩、大处着眼,小处入手,明确远大的志向,追求宏伟目标。有了“志向”,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,就有不竭的前进动力和无穷的力量。孔子曾说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”。
合作: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,在这种活动中,各成员互相协作,以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。《学记》中就指出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。合作更是一种意识,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,学会和他人合作,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重要精神。学生在与同伴或老师的合作中,感受集体智慧的力量,体会视野开阔与思想提高的喜悦,懂得尊重他人,懂得平等、协作的重要性。
会学:会学即学会学习,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“学会学习”的教育目的。即教育要使学习者“学会认知”、“学会做事”、“学会共同生活”和“学会生存”。《礼记·中庸》十九章有云“博学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,当是会学的高标准。小学生肩负着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,许多的旧知需要我们学习;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掌握。面对无穷尽的知识,没有一种科学而灵活的方法,我们将难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立足。树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是会学的基础,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会学的关键,善于自学是会学的基本途径。
多思:多思就是勤于思考。小学生必须培养勤于思考、善于思考的习惯,形成多思的良好学风。多思,是一种丰富学识,贯通事理的品质和良好习惯,是一种切实可行,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。思与学密不可分,孔子曰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勤于思考是学业有成的重要保证,韩愈对此有精辟的见解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“思是行的先导,听是思的结果。”勤于思考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准则。宁静致远,沉默致深,宁静沉默之时,乃是思考的辰光,唯思考可以致深远。